鋼鐵企業日常費用管控的經濟學分析報告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處在搬遷調整、轉型發展期的首鋼集團,面臨著比其他鋼鐵企業更加嚴峻的壓力和挑戰。增強費用管控,持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工作尤為重要。研究發現,已有的費用管控方法視角側重于過程和結果控制,鮮有從經濟學角度從根源上關注和分析不同模式下費用支出的不同效用。該文以首鋼集團為例,利用四個層次開支理論對企業日常費用進行鑒別分析,找出那些效率低、花費高的項目,在企業能力許可范圍內加以調整改善,使其向著更高效、更節約的方向轉化。這一理論對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和實施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鋼鐵業是當前備受關注的行業,隨著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鋼鐵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鋼鐵主業從微利經營進入整體虧損,行業發展進入“嚴冬”期。鋼鐵企業普遍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競爭十分激烈。特別對于處在搬遷調整、轉型發展期的首鋼集團,面臨著比其他鋼鐵企業更加嚴峻的壓力和挑戰。因此,增強日常費用管控,持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工作尤為重要。對鋼鐵企業而言,加強費用管控是應對市場激烈競爭的必要手段。在當前我國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艱巨,富余產能下的競爭將持續相當長的過程。今后幾年,是鋼鐵行業競爭最殘酷的幾年,是決定生死存亡的幾年。在這種局面下,如何在加大技術創新、推進產品升級的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加強費用控制,切實提高盈利水平和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對社會而言,加強費用管控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迫切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作出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的戰略部署,倡導合理消費,力戒奢侈浪費。作為大型企業集團,要發揮總部的主導和示范作用,從公司領導做起,降低行政成本,管住公款消費,自覺抵制奢侈浪費和奢靡之風,把全面節約落實到生產、流通、日常管理各個環節。從已有的企業降費方法和措施看,主要有制定管理費用控制制度、明確控制指標,加強企業內部監督與審計,健全預算管理制度、提高預算執行能力,加強內部控制、完善績效監督制度;提高費用管理水平、強化管理費用控制能力,嚴格報銷程序、加大控制力度,完善企業核算方式、深化核算力度,強化管理費用控制意識、完善監管體系;建章立制、規范“三公”經費管理,嚴格界定“三公”經費的主要內容,加強預算管理、真實反映相關支出,完善會計核算科目設置、準確反映“三公”經費支出,建立“三公”經費控制監管的長效機制;組建結算中心、集中費用管控和資金支付,開發內部網絡銀行系統,統一費用科目、統一支付名目,按費用主體配置費用科目,按預算配置網絡銀行系統資金;對管理費用費用實行審批控制、預算控制、配購控制、制度控制、戰略控制、指標控制;規范管理費用核算,實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建立監督機制和營造低碳辦公環境,優化職工人才結構、加強專業人員的培養,樹立企業控制費用的整體理念;管理費用的改進方向及方法主要有預算控制、程序控制、制度控制、提高財會人員的自身素質等等。
綜上所述,已有的費用管控方法總體涵蓋了樹立理念、預算控制、制度建設、健全核算、流程審批、嚴格考核、加強監督、人員素質等層面。這些研究及做法固然能使企業集團費用得到有效降低,但視角側重于過程和結果的控制,鮮有從經濟學角度從根源上關注和分析不同模式下費用支出的不同效用,按照更符合人性、更提高效率、更節約費用的原則進行制度頂層設計,進而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實現費用管控目標。
根據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的四個層次開支理論,對企業集團費用進行鑒別分析,找出那些效率低、花費高的項目,對這些費用開支在企業能力許可范圍內加以調整改善,促其向著效率高、花費少的方向轉化,綜合效用達到最優,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員工的獲得感、滿足感。基本原理和主要做法是,費用支出行為發出主體是人,是企業的每一名員工,現實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經濟人”,即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企業集團在制定制度、政策時一定要從這個基本點出發,把人當作“經濟人”來對待,才能符合人性,符合經濟規律,產生較好效果。
本文標簽: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